在認識波蘭文化、歷史與各種新鮮事物的同時,各位讀者是否也對波蘭出產的電影感到好奇呢?其實除了每年有兩次校園巡迴的歐洲電影節能看到之外,波蘭還有非常多很棒的電影等著大家觀賞!(只是大部分的片可能要看英文字幕就是了,有學波蘭文的人也可以試著直接聽原音唷!)
照片取自:Filmweb
走跳波蘭的電影迷Tinsey在此為大家介紹第一部電影: Bogowie(2014)/ Gods(2014)
介紹大綱前,先來認識一位波蘭名人——Zbigniew Religa,波蘭的傳奇心臟外科醫師、政治家。畢業於華沙醫學大學,曾在美國紐約、底特律受過血管外科和心臟手術的特訓,在波蘭、美國的醫院皆任職過;1980-1984年間任教於華沙心血管疾病研究院;1984年後,開始在波蘭的扎布熱(Zabrze)專職心臟外科。
1985年8月,他帶領團隊執行了第一次的心臟移植手術,並沒有成功;但在同年11月,Religa再度領隊,成功完成波蘭的第一場心臟移植手術。一位腦死病患的心臟成功移植到一位62歲的先生體內,這位先生在手術後活了2個月。 對於心臟移植手術這方面,Religa一生不單是學術,在實質經驗上也有很多的貢獻,後來也致力於人工心臟的研究。
至於Religa本人到底長什麼樣子呢?
提到Zbigniew Religa,就想和大家介紹一張National Geographic於1987年拍到的真實景象,這張照片雖被放在「當年度100張NG照」,卻是一張勝過千言萬語的照片。畫面裡坐著手術病患和累癱的Religa醫生,以及在角落也累到睡著的手術助理,反映了Religa的真實生活場景。

而電影裡的Religa(Tomasz Kot飾)給人一種「怪醫」的氛圍,總是駝著背走路,話不多但是行動很快。手裡常拿著用玻璃杯泡的濃黑咖啡、飆著一台小綠綠Fiat 125、休閒時愛喝酒抽菸愛釣魚,這些都是導演與編劇細膩的小心思,他們將演員Tomasz成功地塑造成最接近真實Religa的樣貌。
整部電影裡並沒有過多誇張的包裝,講究的反而是醫學的真實性,因此很多手術的細節、專業知識在影片裡都很詳細地描述。不過,導演和編劇並沒有忘記一部電影裡最需要有的成分——搞笑和輕鬆氣息,所以除了Religa暴怒和歇斯底里的片段外,也有很多逗趣的場景哦!(就不劇透了)
想知道Religa在這條醫生之路酸甜苦辣史的,或是單純喜歡看醫學相關影片的讀者們,歡迎大家觀看這部電影!
提醒大家,本片內含「一點點血」,請大家小心觀看,不要被嚇到囉!
導演: Łukasz Palkowski
編劇: Krzysztof Rak
主要演員:
Tomasz Kot
Piotr Głowacki
Szymon Piotr Warszawski
Magdalena Czerwińska
音樂: Bartosz Chajdecki
Bogowie 電影預告(英文字幕):
知名獎項:
格丁尼亞第39屆電影節( 39. Festiwal Filmowy w Gdyni)
金獅獎( ZŁOTE LWY na 39. Festiwalu Filmowym w Gdyni)
最佳男主角(PIERWSZOPLANOWA ROLA MĘSKA -Tomasz Kot – “Bogowie")
最佳劇本(SCENARIUSZ- Krzysztof Rak – “Bogowie")
舞台布景(SCENOGRAFIA-Wojciech Żogała – “Bogowie")
最佳化妝(CHARAKTERYZACJA -Agnieszka Hodowana i Aneta Brzozowska – “Bogowie")
(資料來源:GDYNIA 2014: Złote Lwy dla “Bogów")
波蘭電影金像獎/老鷹獎(Polskie Nagrody Filmowe/Orły)
2015年最佳電影獎(ORŁY 2015: “Bogowie" najlepszym filmem roku)
最佳導演獎(NAJLEPSZA REŻYSERIA- Łukasz Palkowski – “Bogowie")
最佳劇本(NAJLEPSZY SCENARIUSZ- Krzysztof Rak – “Bogowie")
最佳男主角(NAJLEPSZA GŁÓWNA ROLA MĘSKA -Tomasz Kot – “Bogowie")
最佳男配角(NAJLEPSZA DRUGOPLANOWA ROLA MĘSKA – Piotr Głowacki – “Bogowie")
最佳照片獎(NAJLEPSZE ZDJĘCIA- Piotr Sobociński Jr. – “Bogowie")
最佳觀眾獎(NAGRODA PUBLICZNOŚCI-“Bogowie")
(資料來源:ORŁY 2015: “Bogowie" najlepszym filmem roku)
作者:Tinsey
熱愛音樂;喜歡波蘭相關的一切。
夢想應該是能在波蘭的街頭自彈自唱表演,一次就好(喂!)
開始學波蘭文絕不是因為「聽了Voice of Poland」這個節目,覺得波蘭人唱歌超厲害;
而是因為單純喜歡「波蘭」這兩個字的中文寫法,還有波蘭文真的很好聽。
2014因為老師和Weronika的鼓勵,到Kraków交換半年,
看見了波蘭許多的美好、認識了更多至交,認定我未來還要再「回到」波蘭的志向。
回台畢業後在企業界打滾一年,在Weronika和Sima的激勵下,
決定在2016年秋天,強勢回歸波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