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入波蘭鄉村Krasocin


「大家都想逃出這裡,你卻回來了。」莫妮卡笑著對我說。

兩年前,我去了鄉下小村莊Krasocin(克拉索欽)的小學當志工,那是我第一次真的遠遠離開城市。那裡是公車幾乎也到達不了的地方,距離附近大一點的鎮Włoszczowa(弗沃什喬瓦,波蘭某著名乳品工廠的所在地)大概要十五分鐘車程,距離最近的大城市Kielce(凱爾采)則要一小時。

我從來沒想過,我擁有最多波蘭朋友的地方,竟然會是一個連波蘭人都沒聽過的小鄉村。這裡的房子全是獨棟的別墅,家家戶戶有著大院子(或是「田野」),放眼望去即是平原,騎腳踏車五分鐘就可以進入森林。今年我又回去了這個小村莊,無非是想念孩子們的天真,也想念鄉下的遠離塵囂。

遠離城市,讓我想起我的小時候,還沒有電腦手機的日子。對於我們這些手機怪物在鄉下是有點難熬的,因為收訊不是很好,我的手機根本沒有網路和訊號,學校的Wifi也不能用,不過這樣也好,能夠回到最自然的生活,沒有人帶著手機上飯桌,聊天的時候也沒有人敲手機。

鄉下的生活很平凡,家家戶戶都有種植蔬果、養牲畜,過著半自給自足的生活,晚上十點大家幾乎就入睡了。來到這裡當志工,並不是因為當地特別貧窮,反而當地很多家庭都十分富有,但在那裡他們沒有一點傲氣,孩子們不曾跟我炫耀擁有的科技產品或是腳上的名牌運動鞋。

莫妮卡對我說,她辦這個夏令營“Creative Krasocin”,最重要的並不是幫助貧困的家庭,而是要讓他們懂得體諒、包容與接受。她說,波蘭是一個天主教國家,但她不認為事事都應該提起神,尤其在鄉下,信仰的力量更是強大,不到幾百公尺就可以看到路邊豎立的十字架,每間教室甚至廚房裡也都掛著十字架。「希望孩子們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,學會包容來自不同地方、有著不同文化與宗教信仰的人。」莫妮卡說。

波蘭鄉下有著共通的課題,那就是幾乎看不見18到35歲的年輕人。莫妮卡說鄉下沒有工作機會,所以年輕人都出走到外地求學或工作,很少回家,有些人甚至就在城市落地生根了。我常常騎著腳踏車在附近各個小村莊繞繞,附近幾乎沒有商店、餐廳、銀行或是大超市,更不用說娛樂場所,這也難怪有了高學歷之後,年輕人不願意回到這裡。

另外一個課題則是,很少在村莊裡看到男人。很多家庭裡,丈夫都在大城市工作,留下妻小在這裡,而前往德國工作的更不在少數,主要是因為薪水比波蘭優渥許多。我看著莫妮卡,覺得心裡有點酸酸的,她的丈夫在德國工作,大兒子也遠赴其他城市求學,剩下即將念國中的小兒子與她在家。我想著等到小兒子也去外地求學,這一間別墅裡只剩下她,空蕩蕩的該怎麼辦。

在一個國家生活,我們很常看到的是城市的面貌,是它的經濟發展情況、物價又或是吸引人的觀光景點,直到我深入鄉村,感受另外一種波蘭生活,才了解到課本上學的經濟發展與都市化,那些好的壞的無非對許多地方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。


我竟然也有些擔心,會不會過了二三十年,這裡就只剩老人了,然後慢慢地,這裡就只剩空屋,不見人影了。

作者:Weronika
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